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專家褚靜濤再提釣魚島屬于中國新證據(jù)

2012年11月27日 13:1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蔣介石在開羅會議上沒有明確提出琉球歸屬中國,而是主張國際共管,主要還是考慮到美國有可能軍事占領琉球,為了獲得美國支持中國在戰(zhàn)后收復臺灣等失地,蔣介石與羅斯福做出了妥協(xié),照顧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zhàn)略利益。這種外交策略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2月20日,蔣介石在國防最高委員會報告開羅會議:“琉球、臺灣、澎湖問題,當我沒有去之前,即向美國說明,琉球原來是我們的,為太平洋重要的軍事?lián)c,要美國特別的注意。在開羅會議的時候,如果我們硬要,美國也不會向我們爭;但是我們要來之后,第一、我們沒有海軍,就是戰(zhàn)后二三十年之內,我們在海上都沒有辦法;第二、要引起英美的懷疑;所以我們對于收回琉球,不必過于堅決。不過因為琉球是太平洋的重要軍事?lián)c,我們不能不過問,無論如何,不能讓日本占領。至于臺灣、澎湖,與琉球的情形是不同,臺灣、澎湖于一八九五年被日本占去,琉球是在一八九五年以前即被日本占去;所以我們對于琉球可以不收回,而臺灣、澎湖,是決定要收回的! [1]

  中國大陸學者王海濱認為,“蔣介石則由于首次參加大國會議的‘受寵若驚’,同時也想借此機會‘以安美國之心’,在琉球問題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加之二戰(zhàn)后美國實際軍事控制琉球等諸多因素,從而使中國失去了取得琉球問題發(fā)言權、確認琉球是中國屬國法理權的唯一機會”[2]。 這樣的判斷是缺乏歷史根據(jù)的。

  一些學者根據(jù)美國外交文件的片言只語,設想出羅斯福總統(tǒng)要把琉球交給中國、蔣介石拒絕,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3]

  1945年春夏,日軍行將敗亡之際,美軍付出了在太平洋戰(zhàn)爭中最為慘重的代價,才艱難攻克整個琉球群島。1943年冬,日軍仍處于強盛狀態(tài),牢牢控制琉球,美國如何將琉球交給中國呢? 

  以當時國民黨軍隊的實力,不要說收復臺灣、琉球,就連固守西南地區(qū)都很困難。1944年,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進逼貴州獨山,若不是山高路險,重慶都難保證安全。我們不能根據(jù)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憑空想象,苛求前人完成他們力有不逮的任務。平心而論,蔣介石在開羅會議上維護國家領土的作為可圈可點,對琉球問題的立場亦屬適當。

  四、胡煥庸等人建議收復琉球、釣魚島

  《開羅宣言》發(fā)表后,國民政府開始籌劃臺灣的收復工作。臺籍志士主動請求參加收復臺灣的具體工作。一些學者編寫了多部關于臺灣史地的書籍,普及臺灣常識。在介紹臺灣概況的過程中,少數(shù)有遠見的知識精英開始思考戰(zhàn)后臺灣與琉球的關系。1944年12月,臺籍志士柯臺山在重慶擬就《臺灣收復后之處理辦法芻議(政治大要)》,關于“行政區(qū)域之劃分及改編”,建議:“將澎湖群島劃為特別行政區(qū)”,“將南海群島編入,并劃為特別行政區(qū),與澎湖群島相等”,“將北緯21度至27度間,東經120度至127度間,臺灣東南領海間之巴坦群島、紅頭嶼、火燒島、先島群島等劃為一特別海防區(qū),或為特別行政區(qū),與澎湖群島及南海群島相等”。特別注明“該群島雖無特別生產,其因太平洋航海事業(yè)之進展,來日該群島應建設為臺灣東部海防前哨重要地點”。[4] 日據(jù)下先島群島包括宮古列島、八重山列島、尖閣諸島(中國的釣魚臺列島)。他雖未列明釣魚臺列島,而該島位于“北緯21度至27度間,東經120度至127度間”,實際上將釣魚臺列島包括在臺灣省“特別行政區(qū)”內。

 1、《蔣委員長報告開羅會議有關我國領土完整等問題》,《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第37—38頁。

  2、王海濱:《中國國民政府與琉球問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第141頁。

  3、關于羅斯福總統(tǒng)要把琉球交給中國、蔣介石拒絕的報道,參見《環(huán)球時報》的文章《1943年,美曾想把琉球交給中國》,2005年7月22日第23版。

  4、《臺灣收復后之處理辦法芻議(政治大要)》,張瑞成編《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臺努力》,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0年,第281頁。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