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人用腰鼓迎接臺灣文化界嘉賓 (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陜西延安消息 “情系長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21日走進安塞縣,氣勢磅礴、風格獨特、豪邁粗獷、剛勁奔放的安塞腰鼓,使臺灣文化界人士震憾,紛紛加入其中與安塞腰鼓手一同起舞,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曾照熏激動的說,安塞腰鼓讓人激動,這是蘊藏在民間的偉大的藝術。
安塞腰鼓源于戰(zhàn)爭和祭祀,后來演變?yōu)槊耖g的娛樂活動,在安塞農村,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六七歲娃娃,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打腰鼓。最大的陣容可上千人或幾千人一起打。《詩經》曾曰:“擊鼓其鏜,勇躍用兵”。據專家考證,腰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人打起腰鼓來,精神抖擻、氣宇軒昂,吼聲震天,山搖地動,展示了中華民族剛健勇武的精神面貌。
7月20日下午,參加“情系長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的文化界人士來到安塞縣,還沒進縣城,就看見在縣城邊的小山上矗立著一座七層樓高的巨大腰鼓。而走到縣城的廣場上,只見百名頭纏羊肚白頭巾腰扎紅綢帶的鼓手已經整裝待發(fā),隨著一聲號令,百名腰鼓手舞動起來。
只見鼓手們伴著鏗鏘的節(jié)奏,表演氣勢磅礴,或分散或集中,或成隊或圍圈,或歡騰活潑,或豪放粗獷,鼓點節(jié)奏整齊,一忽一忽如急風暴雨,讓臺灣文化界人士忍不住連聲叫好,鼓掌不停。
最激動的是來自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主任鄭淑姬和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曾照熏,她們是臺灣最有名兩位舞蹈家,看到這樣的場面激動不已,在表演結束后,馬上走進腰鼓隊中與隊員進行切磋。
在她們的帶領導下,臺灣文化界嘉賓團長曾建人、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施德玉等人,也忍不住技癢,系上了腰鼓,下場和腰鼓隊員們一起跳了起來。于是,安塞腰鼓隊又破例專門為臺灣嘉賓加演了一場“教學表演”。
曾任臺灣外事主管部門負責人的曾建人顯然沒有受專業(yè)訓練,打腰鼓動作質拙如做操;而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施德玉頗有藝術修養(yǎng),雖然專業(yè)是歌唱藝術,但舞步諧調輕盈,舞姿不失端莊秀美;最出色的是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曾照熏,只見她如魚得水的跳躍在演員隊伍中,不論是跳轉蹬踹,還是搖頭扭腰,表演得自然靈活,每每還有自創(chuàng)動作現場發(fā)揮,特別是每次做從胯下擊鼓的動作時,腿踢得比安塞腰鼓手還高,明顯受過芭蕾舞的訓練。
一曲停了,參加“客串演出”的臺灣藝術家們紛紛與腰鼓手合影留念。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施德玉表示,一定會再來觀看安塞腰鼓的表演,會帶學生一起來欣賞,也歡迎安塞腰鼓到臺灣去。
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曾照熏說,安塞腰鼓久聞其名,期待已久。今天身臨其境果然名不虛傳。當他們手舞足蹈地跳起來時,非常讓人震憾。他們都是農民,舞蹈和生活結合起來,我真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我和他們感覺很融入,當我與他們一起跳起來時,我真感覺是和他們在一起同呼吸。
一些沒有“舞功”臺灣文化界人士,也紛紛為安塞腰鼓賦詩題字。
臺中縣文化局局長陳志聲為安塞腰鼓題字:得意觀長卷 開懷唱大風。
著名臺灣書法家陳坤一作詩寫道:
安塞男兒多剛勁
翻騰擊鼓腳腰輕
滿場飛舞紅巾手
跳出高原黃土情
身寬體胖的臺灣嘉賓團顧問、臺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曾永義沒有上場,但在詩中也忍不住寫道:
撼地震天腰鼓聲
黃沙萬馬正奔騰
我來安塞山河壯
欲效醒獅振鬣聲
。ㄊ復
進入專題:情系長安 兩岸文化聯誼行
腰鼓隊伍陣勢強大 (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臺灣文化界嘉賓團長程建人也上場打起了腰鼓,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助理汪志剛上場助陣。(中國臺灣網 蕪同 攝)
[ 責任編輯:田云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