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土樓遍布于漳州市的南靖、華安、平和、詔安、云霄、漳浦等山區(qū)。它以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qū)建筑”。
土樓的前身是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閩南地區(qū)在“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huán)境下的產物。漳州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復舂壓、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等特點。
漳州土樓民居近2000座,僅南靖縣就有1300多座,堪稱土樓王國。也是全國土樓最多的地方。
元末明初,元人退出關外,但沿海倭寇,海盜為患,屢侵入漳州各縣城鄉(xiāng)搶劫燒殺,民不安生,許多村莊仿衛(wèi)城模式,聚族建土樓御衛(wèi)。明末清初,鄭成功率軍與清兵在閩南一帶拉鋸戰(zhàn),民間又建不少土樓、石樓以安生。
漳州土樓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弧形、八角形、曲尺形、五鳳樓等,大量的是方形樓與圓樓。
漳州土樓民居最早出現于元代,南靖書洋鄉(xiāng)石橋村永安樓建于元代中期,書洋下版寮村裕昌樓、輯光樓約建于元末(1368年左右),距今已有600多年。據南靖縣統(tǒng)計,建筑時間距今400年以上的土樓有27座,300年以上的有37座,200年以上的有130多座。最大的土樓是書洋鄉(xiāng)裕昌樓,高五層,每層54間,共270間。最高的土樓是梅林鄉(xiāng)方形和貴樓,高五層,21.5米,共140間。
土樓民居建筑多選址于依山傍水的坡地或近溪山谷中,或選在山、水、田、樓相和諧的地理環(huán)境之間。書洋鄉(xiāng)田寮坑土樓群、曲江河坑村的土樓群、塔下村土樓群、下版寮土樓群、后橋村土樓群、均沿溪流建筑在山坡、谷地,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獨具閩南田園風光的特色。
懷遠樓
懷遠樓在南靖縣梅林鄉(xiāng)長孝坎下村,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是座建筑精美,保存完好的中型園土樓。1988年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樓高四層13米,直徑38米。圓樓底層由河卵石和三合土壘筑,有3米多高,二層以上是土墻,墻體堅實牢固。
圓樓每層34年開間,4層共136間。房間內寬3.1米,進深3.5米。一至四層均設敞開回廊,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四樓均分布多個小窗,可供防衛(wèi)射擊。在四樓的四方出挑建有4個哨臺,突出體現防衛(wèi)功能。
走進懷遠樓大門是圓形天井。正對大門是座"四架三間"的祖堂,名曰:“斯是室”,也是子弟讀書的私塾。“斯是室”建筑講究,雕梁畫棟,文雅秀氣。堂中有對篆書溜金對聯:“月過花移影,弄聲風來竹。書千古意,曉春花木心”!八故鞘摇背錆M書香氣息,體現“耕讀傳家”的熱望。
“懷遠樓”是簡氏家族所建,樓內住簡氏18戶115人。
長源樓
長源樓位于南靖縣書洋鄉(xiāng)石橋村,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長源樓是方形土樓,地處九龍江西溪支流岸上,依河岸坡地高低而建。形成青山、綠水、土樓、人家的景園。長源樓臨溪的墻是以大河卵石從溪岸壘砌起來的,只建一層,有十個開間,中央主樓建三層,有十三個開間,兩翼由二層和三層組成,形成一座前低后高,如交椅般的方土樓,當地人也稱“交椅樓”。為防止外侵,一樓四周是封閉式的,只在左側開一大門。樓里有天井,面向天井的正中是祖堂,祖堂兩邊是廚房與庫房,二層、三層是臥房,有一敞的回廊,視野開闊,通風采光極好。
長源樓整體建筑順乎地形地貌,與自然環(huán)境溶為一體,體現土樓建筑的智能與技巧。日本建筑專家稱長源樓為“斜面土樓”。國內土樓研究學者則認為是五鳳樓的變式。長源樓共有53間,現居住張氏家族七戶30人,而該樓子孫在臺灣或海外為華僑者,人數遠比留在祖宅的要多得多。
和貴樓
和貴樓位于梅林鄉(xiāng)璞山村,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南靖縣最高的一座長方形土樓。樓高5層21.5米。每層有28個房間,共有140個房間。樓正中有開一個大門,東西南北四方各有樓梯上下。
天井以小卵石鋪地,左右各有一口水井,水源充足,可供全樓汲用。
天井中央建三間一堂式學堂,學堂門上木匾書“興學利后”四字,反映和貴樓祖輩尊學重教,培養(yǎng)人才的宏愿。和貴樓高大壯觀,雄偉堅固,頗似古代城樓。樓內居住簡氏家族22戶120多人。
裕昌樓
裕昌樓位于書洋鄉(xiāng)下版寮村上節(jié)社,建于元代末年,高5層共有房270間,是座最古老又最大的圓樓。樓址原為沼澤地,建成后傾倒,后打下大量松木加固地樁后重建,樓墻厚1.5米,樓內墻體均以杉木筑建。因年代久遠,樓內回廊木柱部分傾斜,但仍經得起屢次地震的考驗。裕昌樓大天井內建半圓形二層樓。樓內有水井13口,均掘在廚房內,水源充盈,水桶下井一米就可以吊到水。裕昌樓依山臨溪,環(huán)境幽靜,有劉姓18戶110人居住樓內。
田寮坑土樓群
田寮坑土樓群是福建許多土樓中最最壯觀的一處絕景。它的圖片,曾出現在海內外許多傳播媒體上,聞名于世。田寮坑五座土樓坐落在峽谷中的山坡上,依山臨溪,周圍是層疊連片的梯田。從下往上看,五座土樓高低錯落有致。從高處往下看,五座土樓巧似一朵梅花開四瓣。中間是座方形樓,建于清嘉慶年間,曰“步云樓”,三層84間。四周為四座圓土樓,曰“和昌樓”、“振昌樓”、“文昌樓”、“瑞云樓”。分別建于1952年、1930年、1966年、1930年!拔牟龢恰苯ㄔ爝M受地形限制,因地制宜,遂建成橢圓形樓三層96間。這是南靖縣一千多座土樓中唯一的橢圓形土樓。田寮坑土樓群布局巧奪天工,絕無僅有。
石橋土樓群
石橋土樓群位于南靖天嶺山腹的書洋石橋村。近20座方形、圓形土樓沿溪建筑在山谷中坡地上,高低錯落,是依地理環(huán)境構筑土樓的一大景觀。古橋村有全縣最古老的方土樓“永安樓”,有吸引中外許多專家學者來考察的斜面土樓“長源樓”,有全縣最大的圓土樓“順裕樓”,樓有四層288間,天井直徑59米。
河坑土樓群
河坑土樓群位于書洋鄉(xiāng)曲江河坑自然村,有十五座三層以上圓、方新老土樓,建造在山谷方圓不足一公里的沿溪平緩地面,是土樓建筑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居高俯視,土樓群星羅棋布于青山秀水之間。是土樓群落又一大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