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qū)所處的青藏高原是中國最高一級地勢臺階。宏觀地貌格局是邊緣高山環(huán)繞、峽谷深切,內部由遼闊的高原、高聳的山脈、棋布的湖盆、寬廣的盆地等大的地貌單元排列和組會。高原的主體部分是以廣闊的高原面為基礎,隨著總的地勢從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海拔由5000米以上依次遞降到4000米左右,由低山、丘陵和寬谷盆地組合而成。高原面以上,縱橫延展著許多高聳的巨大山系,構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 在高原面中間,鑲嵌著眾多的盆地和湖泊;而高原面之下,交織著性質不同的內外流水系。西藏自治區(qū)千姿百態(tài)、類型獨特而壯觀的地貌,如瑰麗的冰川、逶迤的寬谷河流、深邃的大江峽谷、成群的湖泊、以及巖溶、風沙、火山和冰緣現象等奇特的地貌類型形態(tài)就是在山嶺與高原、谷地交錯排列的格局下發(fā)育和演進的。
高原面之上有許多巨大的山脈綿延聳立,聳峙于西南邊的是喜馬拉雅山,綿延在北側的是昆侖山,聳立在西北側的是喀喇昆侖山,東南部是橫斷山,中部還有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這些高大的山脈構成西藏的地貌骨架。也是古代和現代冰川的發(fā)育中心。50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終年積雪,冰川廣布,山舞銀蛇,蔚為壯觀。在上述這些高大山系之間,除分布著若干次一級的山脈之外,主要是盆地、高原及寬谷,如藏北高原以及南部的藏南谷地。東南的橫斷山地,流水切割強烈、嶺谷南北走向平行并列,是高原向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過渡的區(qū)域。
火山巖層狀帶地貌
泥火山
疊薄層灰?guī)r中的小褶皺
侏羅紀地層褶皺構造
在上述地質構造即內營力所形成的地貌骨架的基礎上,隨著自然條件的垂直變化和水平地域差異,地貌作用的外營力不同,而塑造成各種各樣的地貌類型,以不同的組合展布在高原大地上,直觀而形象地反映了高原的發(fā)展歷史。
阿里土林奇觀
殘留的火山頸錐地貌
火山錐狀山體
流水作用在高原地貌外營力作用中是一個活躍的因子,它通過侵蝕、搬運與堆積,不斷改造著地表形態(tài)。由于地形和水熱條件的差異,導致了不同區(qū)域流水作用的強度有較大的差別。在藏北高原內流地區(qū),發(fā)育了一系列向心狀水系,水流相對短小,婉蜒曲折游蕩于寬坦的谷地上,侵蝕力量較弱。藏南谷地在雅魯藏布江水流作用下,自上游向下發(fā)育了一套獨具風格的老年期、壯年期和青年期河谷地貌。橫斷山區(qū)巨大的高差與充沛的降水相配合,河流強烈切割,形成深邃的峽谷、陡峭的山坡、險峻的地形,F代高原邊緣的河流繼續(xù)向源頭侵蝕,使河谷向分水嶺推進、伸長,同時又通過河谷縱剖面的陡坎后退,不斷加深著河谷。
青藏高原腹地高寒、干旱以及風化作用而形成的風蝕堡壘
由于巨大的海拔高度而造成的寒冷氣候和強烈的太陽直接輻射,高原高山上地面溫度日變幅大,寒凍風化作用十分強烈,使大量巖塊崩裂,剝落成巖屑、塊礫,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石柱、巖屑坡、巖屑裙、石河、石海等地形,尤其在雪線以上巖石裸露地段,巖屑堆積地形最為普遍。在雪線以下融凍作用占優(yōu)勢,由于季節(jié)和周日的融凍交替,常使地表草皮、泥土順山坡滑動以致大片脫落,形成泥流或泥流階地。融凍分選作用又使地面松散而粗細不勻的物質分選聚集,形成石多邊形、斑狀土、石堤等。藏北高原分布著大面積的多年凍土,在寒凍風化和融凍泥流作用下,地表形成大量冰緣地貌類型,如石柱、巖屑錐、舌狀泥流及石多邊形等。
高寒風化作用而形成的石條
冰川作為一種特殊的營力,以其獨特的方式給西藏高原塑造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侵蝕與堆積地形。許多地方都可以見到古冰川作用的地形,如挺拔高聳的角峰,巨大的冰川“U”形槽谷,典型的冰斗、懸谷,高大而夾有大量泥沙,石礫和巨礫的冰川側磧、終磧等。
泥石流景觀
泥石流、滑坡、山崩是西藏東南部山區(qū)常見的突發(fā)性的自然災害現象。泥石的破壞力較大,由大量的土、砂、石塊或巨礫等固體物質與水組成。泥石流爆發(fā)時,呈粘性或塑性狀態(tài)的泥石流體沿著陡峻的溝道,其侵蝕、搬運和堆積過程均極為快速,常在短暫的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將數十萬甚至上千萬立方米的固體物質搬運至山外,它沖毀路基橋涵、埋沒農田森林、堵塞江河、毀壞村鎮(zhèn),帶來巨大的損失。2000年4月9日在波密縣易貢鄉(xiāng)扎木龍山發(fā)生特大山崩,4.8億立方米的崩塌物以排山倒海之勢從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直瀉而下,形成長2500米,寬2000米,高180米的大壩,封堵了易貢湖的出口。急劇上漲的湖水迅速淹沒了農田、房屋,直接威脅到公路和下游數萬群眾的安全。險情后被排除。近年來,中國科學家正在致力于西藏東南部泥石流、滑坡、山崩的研究,探索它們的形成演化規(guī)律,希望能更好預測和防治。
1988年在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區(qū)發(fā)生的一次7級以上的地震形成的深達1米的地裂縫
風力作用在西藏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是一個活躍因素。雅魯藏布江中上游谷地山坡上的風沙堆積以及藏北高原地表的沙礫化等,都是風力對地表物質吹蝕、搬運和堆積所形成的。
高原溶洞里的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