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2000年)

時間:2008-10-13 09:23   來源:國臺辦網站   

  二、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基石。經由鄧小平同志的倡導,中國政府自一九七九年開始實行和平統一的方針,并逐步形成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這一基本方針和有關政策的要點是:爭取和平統一,但是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積極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早日實現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通過和平談判實現統一,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么都可以談;統一后實行“一國兩制”,中國的主體(中國大陸)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統一后臺灣實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派軍隊和行政人員駐臺;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應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不需借助外國力量。上述方針和政策,貫徹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立場和精神,也充分尊重了臺灣同胞當家作主、管理臺灣的愿望。江澤民主席在一九九五年一月發(fā)表發(fā)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時,明確指出:“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

  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才能實現和平統一。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zhàn)遺留下來的問題。迄今,兩岸敵對狀態(tài)并未正式結束。為了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了實現兩岸統一,中國政府有權采用任何必要的手段。采用和平的方式,有利于兩岸社會的共同發(fā)展,有利于兩岸同胞感情的融合和團結,是最好的方式。中國政府于一九七九年宣布實行和平統一的方針時,是基于一個前提,即當時的臺灣當局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中國政府考慮到長期支持臺灣當局的美國政府承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也有利于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中國政府在實行和平統一方針的同時始終表明,以何種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并無義務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的,而是針對制造“臺灣獨立”的圖謀和干涉中國統一的外國勢力,是為爭取實現和平統一提供必要的保障。采用武力的方式,將是最后不得已而被迫作出的選擇。

  對臺灣而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標志著承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可分割,這就使兩岸雙方有了共同的基礎和前提,可以通過平等協商,找到解決雙方政治分歧的辦法,實現和平統一。如果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圖謀將臺灣從中國領土中分割出去,那就使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不復存在。

  對美國而言,承諾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就要切實執(zhí)行中美兩國政府之間的三個公報和美方的一系列承諾,就應當只與臺灣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的關系,反對所謂“臺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臺”,不阻撓中國的統一。反之,就破壞了中國政府爭取和平統一的外部條件。

  對于亞太地區(qū)和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國家而言,臺灣海峽局勢一直與亞太地區(qū)的安定密切相關。有關各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有利于維護亞太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也有利于中國同各國發(fā)展友好關系,符合亞太地區(qū)乃至世界各國的利益。

  中國政府積極地真誠地努力爭取實現和平統一。為了爭取和平統一,中國政府一再呼吁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舉行兩岸平等談判。充分考慮到臺灣的政治現實,為了照顧臺灣當局關于平等談判地位的要求,我們先后提出了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兩黨談判可以吸收臺灣各黨派團體有代表性的人士參加等主張,而始終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中國政府還提出,可先從進行包括政治對話在內的對話開始,逐步過渡到政治談判的程序性商談,解決正式談判的名義、議題、方式等問題,進而展開政治談判。政治談判可以分步驟進行,第一步,先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tài)進行談判,并達成協議,共同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并對今后兩岸關系發(fā)展進行規(guī)劃。一九九八年一月,為尋求和擴大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中國政府向臺灣方面明確提出,在統一之前,在處理兩岸關系事務中,特別是在兩岸談判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就是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政府希望,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雙方平等協商,共議統一。

  為爭取和平統一,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推動兩岸關系發(fā)展。自一九八七年底兩岸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后至一九九九年底,到中國大陸從事探親、旅游、交流的臺灣同胞已達1600萬人次;兩岸間接貿易總額超過1600億美元,臺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協議金額及實際到位金額分別超過了440億美元與240億美元;兩岸互通郵政、電信取得了很大進展;兩岸海上、空中通航也取得了局部進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依法保障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為了通過商談妥善解決兩岸同胞交往中所衍生的具體問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在事務性商談中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在此基礎上,兩會領導人于一九九三年四月成功舉行了“汪辜會談”,并簽署了幾項涉及保護兩岸同胞正當權益的協議。一九九八年十月,兩會領導人在上海會晤,開啟了兩岸政治對話。兩會商談是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的。實踐證明,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完全可以找到兩岸平等談判的適當方式。香港、澳門回歸中國以來,港臺之間、澳臺之間原有的各種民間往來與交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繼續(xù)保持和發(fā)展。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