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花香飄濟南 ------記濟南阿里山老年公寓

時間:2009-03-04 12:43   來源: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在濟南市歷城區(qū)仲宮鎮(zhèn)的支家?guī)X上坐落著一座淺綠色墻面的大宅院,院內(nèi)微風習習,山上的清新空氣似乎可以把來訪者的疲勞一掃而光,這便是美麗的濟南阿里山老年公寓。公寓的投資方為臺灣嘉義市財團法人、圣馬爾定醫(yī)院,臺灣公司方派來的負責人就是來自臺灣阿里山的美麗姑娘——李雅琳主任。

  阿里山老年公寓總投資50萬美元,在07年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開始正式營業(yè),到目前還不到兩年時間,卻迅速適應了濟南的環(huán)境,快速的成長起來,這里已經(jīng)變成了她的另一個故鄉(xiāng),筆者不由得對她能夠這么快的在濟南健康發(fā)展起來中的原因思考起來。阿里山的臺灣投資方在護理業(yè)務方面擁有長達四十余年的寶貴經(jīng)驗,公司不僅在公寓硬件上下足功夫,而且還處處注意營造歡樂祥和的氣氛,追求精細周到的服務,使得住在這里的老人安享晚年。更深層的原因還存在于公寓這位來自臺灣的李主任身上。李主任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她與護理這一崇高的職業(yè)有著不解之緣,大學畢業(yè)以后就一頭扎入這一行業(yè)至今已有25年的職業(yè)經(jīng)歷,她熱愛著這個能造福于人的光榮職業(yè),把它作為一種事業(yè)來經(jīng)營。李主任又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她很快的適應了濟南的氣候和生活習慣,與來這里的老人們慢慢建立了一種濃濃的感情,老人們住在這里生活不僅是一種兩岸思想與行為交流的現(xiàn)實版,還生動的呈現(xiàn)了兩岸感情交融的感人畫面。

  阿里山老年公寓的經(jīng)營方式獨特新穎,讓這里的60多位老人們興致盎然的生活。李主任經(jīng)常為老人們上課,在課堂上為老人們講故事、講人生、講親情、講友誼,教老人們做一些有趣的游戲,促使老人們互相交流,在這里“學習”不是負擔,而成為一種交流感情、排解孤獨、豐富生活的有效手段,而老人們也樂于參與這些活動。公寓還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中,引進日本先進的“身心機能活化運動”、“加賀谷式音樂療法”以及專為老年人設計的“銀發(fā)族健康體適能運動”,使老人們在活動的同時,促進并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況。

     公寓的護理人員都是李主任從應屆畢業(yè)生里精心挑選來的,為了保證高質量的服務水準,請公司派臺灣專業(yè)老師來為大陸員工專門培訓。在精心的護理工作中發(fā)生著許多感人的故事。07年10月份,一位家人出差在外的李奶奶夜里突發(fā)急性肺炎,護理員到齊魯醫(yī)院日夜陪伴整整三天后才得以轉送到病房,老人醒來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回公寓”;一位90歲的陳奶奶來到公寓前多年沒洗過澡,護理人員堅持為她每三天就洗次澡,老奶奶含著眼淚說:“你們對我不孬,我會想念這里”。這里的點點滴滴慢慢使老人們把李主任當成了一家人,07年過年回臺灣時,86歲的臧爺爺執(zhí)意要給她300元壓歲年,遇到推托時他生氣的說:“家有家規(guī),給你壓歲錢就是我們的家規(guī),不能不要”。過完年回到公寓時,一位李奶奶摟著她激動的說:“我的親人回來了”。

  阿里山老年公寓已經(jīng)成為兩岸交流的友好橋梁,原是高中教師退休的張奶奶入住公寓一年多了,向李主任提及他的哥哥定居在臺灣。公寓的臺灣干部利用回臺灣休假的時間,幫她聯(lián)系上多年不見的親侄女,緊接著又聯(lián)系上了移民美國的侄兒。雖然一時之間無法見面,但是透過電話的問候,老人那感動又感激的場景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濟南阿里山老年公寓來自寶島臺灣,卻不知不覺已經(jīng)深深扎根在濟南這片熱土上了。我終于得到了答案,這里不僅僅是老人們安享快樂老年的溫馨公寓,還是兩岸人民親情交流的天地,兩岸有著共同的文化傳統(tǒng),血管里都流著炎黃子孫的血液,所以這里發(fā)生的生活恰恰繪出一幅兩岸親情交融的感人畫卷。

  公寓大廳樓梯正面掛著一幅從臺灣運來的阿里山千年神木畫,仰望這幅畫,不由得想到阿里山公寓和李主任等臺灣干部就像從臺灣過來的種子,像神木一樣在濟南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就讓這親情的花兒香飄濟南、傳遍大陸。
 
 

編輯:許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