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評論:臺灣年度代表字——“換”意涵深刻

2015年12月14日 08: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臺灣2015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公布,“換”在50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為今年的年度代表字。

  有人說,從去年“太陽花學運”開始,今年什么都在“換”,“換”字象征一個新的時代和新的世代即將出現(xiàn)。有人跟當前的臺灣“大選”聯(lián)系起來,認為這是變相的民調(diào),換人做做看已經(jīng)成了不少人的共識。有人還意有所指地說,臺當局和各行各業(yè)的“改朝換代”已經(jīng)是常態(tài),即使被“換”了下去,只要能重拾同理心與反省力,他日還能“換”回來云云。

  “換”字是繼“亂”、“盼”、“淡”、“贊”、“憂”、“假”、“黑”之后,民眾票選的第八個臺灣年度代表字。年度代表字是民眾情緒的溫度計!皳Q”字在臺灣當下的氛圍中,代表民意思變,有“對現(xiàn)狀不滿、希望改頭換面”的強烈意涵。有趣的是,排在“換”字后面的“榜眼”和“探花”是“變”、“騙”兩字。

  可以說,這些年,臺灣民眾被政客們的“變”和“騙”嚇怕了。大家都明白,當前的臺灣,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zhàn),從政治、經(jīng)濟到社會等各方面,都迫切需要革新與改變。如果只是眼盯選票,“換”了以后“變”成“騙”、“騙”了以后再被“換”,這樣的把戲,跟傳統(tǒng)的封建治亂循環(huán)有何區(qū)別,如何彰顯所謂“民主”的優(yōu)越性?

  民意對現(xiàn)狀的不滿,恐怕不只是對一黨一人不滿。上臺了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換了誰來都是白搭。如果民意換來的不是煥然一新,而是換湯不換藥,執(zhí)政乏力,上臺者同樣難逃被換下去的命運。畢竟,民意如流水,不歸某一家。

  同樣,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換。比如“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已經(jīng)成了既有共識。問題是,如果不承認“九二共識”、堅持“臺獨”主張者,也換一副嘴臉,穿個什么“維持現(xiàn)狀”的馬甲來,騙完選票就翻臉,甚至引發(fā)地動山搖,那這樣的“換”還值得嗎?

  當然,除了事涉政治游戲和選舉口水,“換”還可以有不同解讀。比如有人期許島內(nèi)年輕一代“換個角度看世界”,不能只是低頭在島內(nèi)吵鬧。還要“換個立場看事情”,面對紛爭“回到道理和真心”,不要陷入情緒。此外還得懂得“換個心情”,好好過日子,珍惜身邊的人與事。否則心思窄化,糾結于島內(nèi)藍綠亂斗,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離“小確幸”遠矣,于生活何益?(王大可)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扶海濤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扶海濤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