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互信:兩岸關系關鍵詞(專家視點)

2010年08月11日 17:07 來源: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近日,在西安參加第十九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指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ECFA)的簽署,是兩岸政治互信初步建立的產物,將進一步推動兩岸政治互信的深入與發(fā)展。

  從來沒有一項經貿議題,在海峽兩岸掀起如此廣泛的關注。原因在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ECFA)簽署,不僅是兩岸經貿邁向制度化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標志著兩岸關系進入一個新局面。日前,在第十九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共同關注ECFA 簽署對未來兩岸關系將產生的影響。

  為和平發(fā)展奠定物質基礎

  ECFA的簽署對于加快兩岸經濟合作的機制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商簽ECFA的意義還遠不止于此。

  “對于兩岸關系來說,ECFA的意義超出協(xié)議本身所達成的內容!逼謻|臺灣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盛九元說,“ECFA的簽署為兩岸關系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和實現臺海和平、造福兩岸民眾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需要4大“支柱”來支撐——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軍事。兩岸經濟協(xié)議的簽署奠定了第一根支柱。

  “兩岸經濟關系正;c制度化之后,應該推動兩岸社會關系與政治關系的正常化。ECFA的商簽模式有極強的示范效應。未來兩岸雙方可以積極研究探索涉及文化、教育、法律、軍事互信等各領域關系的全面制度化規(guī)范的可行性。”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曾祥鐸進一步指出。

  “后ECFA時代”,如何評估兩岸關系的走勢?對此,與會專家學者大都樂觀。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分析說,“后ECFA時代”,隨著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帶來的好處充分體現,民進黨的“臺獨”路線將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并面臨轉型的強大壓力!斑@就意味著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走勢中的不確定因素在大大降低。”

  臺灣東海大學教授楊開煌認為,對于兩岸關系而言,ECFA雖然不是政治協(xié)議,但它的簽署對兩岸未來的政治對話,特別是尋求政治難題的突破等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推動政治互信深入發(fā)展

  “ECFA是兩岸經濟互信的產物,是兩岸政治互信初步建立的產物,也將進一步推動兩岸之間政治互信的深入與發(fā)展。”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wèi)東說,如何在經貿互動的基礎上,把兩岸關系推向一個全面正常化的進程,是兩岸雙方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研究員鄭慶勇表示,ECFA對兩岸政治互信的積極影響體現在:讓兩岸雙方都確信只有和平談判才能解決兩岸之間的復雜問題并實現互惠雙贏,由此,則其他經濟以外的議題也有順勢而為的廣大空間。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邵宗海對此深有同感。他認為,未來如何取得彼此的互信,推動政治領域的對話取得新進展,將是兩岸雙方思考的主要議題。ECFA的成功簽署,無疑為兩岸政治領域的對話積累了重要的互信。

  “兩岸經濟互信既受到兩岸政治氣候與社會生態(tài)的影響和制約,又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可對兩岸政治互信與社會互信發(fā)生潛在而強韌的作用!鄙虾E_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陳鴻惠如是說。

  那么在“后ECFA時代”,兩岸如何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

  朱衛(wèi)東分析說,ECFA實施后,雖然雙方的共同利益在增加,但隨著兩岸經濟關系的深化,雙方之間的分歧點也會擴大。這是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分歧,不能忽視也不必放大。另外,由于兩岸政治互信初步建立,未來并不總會一帆風順!耙虼耍瑑砂墩位バ诺纳钊肱c發(fā)展,還需要兩岸雙方有足夠的耐心,善意相待,尋求辦法解決兩岸關系中的結構性矛盾,求同存異直至求同化異。”

  兩岸關系的“生活化”場景

  ECFA簽署后,兩岸進入了大融合階段。臺灣淡江大學潘錫堂教授表示,兩岸之間,政治互信是核心、經濟互信是基礎、社會互信是支柱!昂驟CFA時代”,逐漸會浮現出立體的兩岸關系,以往被扭曲的兩岸關系將逐步正;,為兩岸社會互信創(chuàng)設“生活化”場景。

  楊開煌教授認為,經濟領域的更緊密深入合作,會推動兩岸社會各階層、多面向、全方位的交流與溝通,引領從“經濟合作化”走向“社會融合化”!昂驟CFA時代”,兩岸關系將越來越“生活化”,這使得臺灣同胞可以從中更直觀感受到兩岸關系的和平發(fā)展對于臺灣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性和關鍵性;另一方面,兩岸同胞又可以在這種“生活化”的溝通交流中消除隔閡與誤解,社會互信隨之趨向順暢。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研究員鄭慶勇認為,ECFA的簽署及兩岸經濟整合的加強,將逐步加深兩岸民眾的命運共同體觀念,促進兩岸社會整合過程。特別是在務實的交流與對話中,逐漸厚植的兩岸共同利益和共同認知,將大幅減少兩岸沖突的可能性,為兩岸關系的長久和平發(fā)展贏得最深厚的民心和民意。(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李煒娜)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陳佳慧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