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lǐng)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美舉行“選美”欲重組敘反對派 前景不容樂觀

2012年11月08日 10:17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轉(zhuǎn)發(fā) 打印

  上周,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公開批評“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無法代表所有的敘利亞反對派,宣布要重組敘利亞反對派領(lǐng)導層。4日,在美國的組織下,敘反對派代表在卡塔爾多哈召開了一場敘利亞反對派新同盟選舉大會,這場會議預計持續(xù)5天,美國打算利用這次會議牽頭組織一個由51名成員組成的“敘利亞國家行動委員會”,囊括親美、親西方或世俗派的反對派人士,而將宗教極端、激進派排斥在外,并只給目前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留15個席位。

  一直以來,“敘利亞全國委員會”都被美國及西方國家當做代理人,如今說拋棄就拋棄,到手的權(quán)力眼看著要飛走了,“敘利亞全國委員會”豈能善罷甘休?該委員會發(fā)言人指責美國改組反對派領(lǐng)導層的建議“破壞對抗巴沙爾政府的努力,是企圖播下分裂的種子,破壞敘利亞變革!

  對此,《紐約時報》評論道:奧巴馬政府早已被“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幾個月來孱弱的領(lǐng)導和無休止的爭權(quán)奪利所激怒。希拉里的“選美”,無非是想通過“換馬”,主導敘利亞反對派的再組合,防止極端分子在反對派中占據(jù)上風,從而建立一個更能為西方所接受的“影子政府”。

  然而“選美”的前景恐不容樂觀。

  首先,希拉里的“選美”標準便自相矛盾:既要選擇“一線流血犧牲的代表”,又把“一線流血犧牲”最多的圣戰(zhàn)者們排斥在外。過去的19個月,敘利亞反對派是打仗的只管打仗,說話的只管說話,希拉里的“選美”充其量是用一批“說話的”取代另一批“說話的”,連“反對派內(nèi)部的充分代表性”都談不上,又何談代表全體敘利亞人?

  其次,“選美”非但不會緩和敘反對派內(nèi)部矛盾,反倒會令矛盾更激烈!叭珖瘑T會”稱將在兩個月內(nèi)舉行敘利亞境內(nèi)的“國民大會”,希拉里寄予希望的世俗派反對派也并非鐵板一塊,一些世俗派反對派已表示,反對提前成立“過渡政府”,因為“這將只能是受制于國外的傀儡”。

  不僅如此,美國人要“選美”,它的“同志們”也各有想法。

  “阿拉伯之春”真正的主推手是將宗教教派利益用“民主自由”精心包裝起來的沙特、卡塔爾等海合會國家,這些君主專制的遜尼派國家真正的目的,是借危機顛覆世俗阿拉伯政權(quán),它們不會甘心讓美國式“選美”壞了自己的“大事”;土耳其本與巴沙爾當局交情不錯,倒戈相向的目的,是押寶巴沙爾必垮,希望在未來敘利亞政治版圖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然而此刻“換馬”等于前功盡棄。

  更麻煩的是,美國在中東有太多的“不良記錄”,從袒護以色列到阻撓巴勒斯坦建國、對薩達姆先捧后殺,到對穆巴拉克“始亂終棄”,阿拉伯世界較成功的反對派組織都會小心翼翼地和美國保持著“安全距離”,而被美熱捧的“反對派領(lǐng)袖”則終難擺脫“革命前是反對派,革命后還是反對派”的地位。

  不知道希拉里國務卿有沒有想過,提高了效率并變得更強大、占據(jù)更多地盤的敘反對派在助力美國贏得敘利亞問題上更多發(fā)言權(quán)的同時,也必將使其自身在今后可能開啟的政治解決進程中,底氣更足,要價更高,美國是否都能給得了?再有,反對派成分復雜,思想傾向各異,他們的取向也不一定與美國完全一致,不排除他們利用美國撐腰上臺后將美國擱在一邊的嫌疑。希拉里國務卿自然可以把這些難題留給她的下一任然后卸甲歸田,而對于美國來說,這終將是個難題。 (記者 王秀)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zhuǎn)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quán)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