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老兵為1902位犧牲戰(zhàn)友守陵37年:他們在哪我就在哪

2018-08-02 10:41:00
來源:中國新聞社
字號

  在位于中越邊境的龍州烈士陵園,有一位忠誠的守陵人——鈕本同。37年來,無論風雨,他始終堅守著1902位長眠于此的英烈。不少人曾勸鈕本同換份“體面”的工作,但他卻說: “我的戰(zhàn)友在這里,我就在這里�!�

  一輩子無法忘記的痛

  在龍州烈士陵園內,烈士紀念碑肅穆聳立。沿著青石板路往前走,陵園根據烈士們的祖籍地分化為4個片區(qū),用青松綠植間隔開來。鈕本同介紹:“這里一共有1902個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在籍烈士的墓碑。他們來自全國23個省區(qū),大多數人犧牲時僅20來歲。有的剛剛入伍一個月,就不幸犧牲�!�

  鈕本同近乎可以準確地說出每個烈士的生前事跡。在他最熟悉的一塊墓碑里,埋葬著一位來自海南的戰(zhàn)友梁漢江。

  8月1日一大早,62歲的鈕本同騎著摩托車,從廣西龍州縣城趕到了郊外的龍州烈士陵園,緩步走到2區(qū)9排6號梁漢江烈士的墓碑前,點上一支煙放在墓前,口中默念著,“今天是建軍節(jié),我來看看你�!�

  對鈕本同來說,1979年那場發(fā)生在中越邊境的戰(zhàn)爭永生難忘。

  那年,家住邊境水口鎮(zhèn)的鈕本同因熟悉地形環(huán)境,曾作為參戰(zhàn)民兵與來自海南的梁漢江并肩作戰(zhàn)�!�1979年2月17日,部隊準備發(fā)起總攻。我們埋伏在半山腰的草叢里,梁漢江突然拿出三包茉莉牌香煙,說是抽不完了,送我。接著他往山頂走去察看情況。沒想到剛走出去幾米,卻不幸被炮彈擊中。”

  那一幕即使已過去近40年,但鈕本同告訴記者,那是他“這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慘烈”。“后來戰(zhàn)友們把梁漢江背下山救治,滿身滿背都是血,還沒到駐地,他已經犧牲了,年僅25歲。”

  戰(zhàn)友在哪我就在哪

  戰(zhàn)爭結束后,鈕本同總想著為犧牲的戰(zhàn)友做些什么。

  1980年,當他看到龍州縣民政局招聘烈士陵園管理員時,便義無反顧地報名。而這份為戰(zhàn)友守陵的工作,鈕本同一干就是37年。

  “以前龍州縣周邊分布著7個烈士陵園,規(guī)模不一,有的因年久失修被破壞嚴重。1984年和1988年,經過兩次搬遷,政府把周邊烈士陵園全部整合遷至于此�!扁o本同告訴記者,搬遷時,他一天要挖6個墓,白天整理完烈士遺骸,晚上就開著手扶拖拉機,將遺骸埋至新的墓穴。

  守護陵園這一工作條件艱苦,還被不少人認為“不吉利”。

  “當時周圍人常叫我‘墳山佬’,有的人覺得干這份工作忌諱,還有的人受不了遷墓的異味�!笨赦o本同覺得:“這些就是我的戰(zhàn)友,我的兄弟,沒什么好怕的。”

  鈕本同的妻子也曾勸他換份“體面”的工作,但得到鈕本同的回答:“我的戰(zhàn)友在這里,我就在這里。”

  為戰(zhàn)友守陵37年

  在烈士陵園工作37年,鈕本同每天的工作除了打掃陵園衛(wèi)生,代烈屬祭掃外,更多的時間都花在核對烈士信息及為烈士尋找親人上。

  “之前陵園僅有1880個烈士墓,后經我們考證,這些年已為20多名烈士補立了墓碑,修正了400多名烈士信息。他們?yōu)閲鵂奚�,必須被后人銘記。�?鈕本同說。

  自2012年龍州烈士陵園將烈士名單傳播至互聯網后,近年來前來尋親的烈屬逐年增多。

  讓鈕本同印象最為深刻的是2017年清明,一位來自湖南87歲的老父親,在兒子戰(zhàn)友的轉告下,耗時38年,終于在龍州烈士陵園找到兒子的墓碑。鈕本同說:“看到老人在墓前痛哭失聲,感覺既心酸又欣慰,我們的工作總算對得起這些逝去的戰(zhàn)友和他們的家人�!�

  建軍節(jié)前后,前來拜祭英烈的民眾絡繹不絕,家住龍州縣下凍鎮(zhèn)的黃瑩瑩便是其中之一。

  “1979年我才10歲,到現在還記得當時炮火轟炸的聲音,家里的房子都被震得搖晃起來。”黃瑩瑩的家就在駐邊部隊旁,多年來與部隊戰(zhàn)士結下了深厚情誼。每逢戰(zhàn)士回來探望,黃瑩瑩都會陪著到烈士陵園祭拜,日常時間她也加入了老兵志愿者協(xié)會,幫助烈屬尋親祭奠。

  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南岳陽的童強生曾隨部隊在龍州中越邊境輪戰(zhàn),當天是他退伍后第三次回到龍州烈士陵園祭奠�!懊看芜^來都會遇到鈕主任,要不是他們的堅守,很多烈士的信息不會那么完善�!�

  歷史不能忘

  2017年6月,鈕本同正式從龍州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的職位上退休,而他始終堅持著每周必來陵園的習慣,“就想來陪陪老戰(zhàn)友,看看他們�!�

  如今,鈕本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收集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史料和烈士遺物上,還創(chuàng)建了“虎踞龍州”微信群,以便召集烈屬。

  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鈕本同的心卻始終牽掛著陵園。

  鈕本同說:“我希望未來能擴大龍州烈士陵園陳列館的規(guī)模,把收集到的展品都陳列出來。更希望陵園能得到更好地發(fā)展,建成為集愛國主義教育和生態(tài)旅游為一體的景區(qū),讓更多人過來參觀,讓后人銘記歷史,銘記先烈�!�

  向所有為國家安全和民族尊嚴

  拋灑熱血的先烈們致敬!

  向所有默默守護英烈、

  服務英烈紀念設施的人們致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