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張平:油價形成機制有明顯缺陷 正研究改革方案

2013年03月06日 13:46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中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6日在此間表示,中國現(xiàn)行油價形成機制有兩個明顯缺點,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

  張平當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答問時介紹說,現(xiàn)在油價定價機制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如果平均油價的波動幅度超過了4%,就相應進行油價調整。

  他說,這個機制現(xiàn)在看來有兩個明顯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jié)假日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xiàn)在國際的油價是每一天都在變動,所以我們因為時間長,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二是我們設定了一個調價的油價變動幅度要達到4%,這22個工作日油價如果國際的波動達到4%,我們就調;如果達不到4%,油價就保持穩(wěn)定、不調,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中國成品油的價格上來。

  張平透露,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針對上述兩個突出缺陷,一是計劃把周期能夠調得更短一些,以便能夠適應國際油價頻繁變動。二是準備取消4%的波幅要求,按照一定的周期,不管是否達到4%,該調就調,使油價定價機制更加靈活,更加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動。

  張平還介紹,中國的能源消費,特別是石油消費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去年中國自己生產的原油是2億零400萬噸,進口是2億8000萬噸,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達58%左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