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三

ad9_210*60
關(guān)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垃圾山重現(xiàn) 每年35萬噸垃圾在流浪

2017年01月17日 09:36:40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根據(jù)臺灣《遠見》雜志獨家整理,臺灣每年有近35萬噸的家戶垃圾得到處流浪,跨縣市或跨海過著“游牧”生活。35萬噸相當10萬只非洲大象的重量,就這樣經(jīng)過大街小巷,四處尋找“歸宿”,只要有人愿意收留它,就往哪里去。

  每天的傍晚時分,這些縣市的清潔隊例行會到各鄉(xiāng)鎮(zhèn)收垃圾。代燒運作順暢時,一車車裝著20噸垃圾的卡車就會展開“垃圾轉(zhuǎn)運”之旅。

  就在2016年12月初的某個上午,來自花蓮縣的垃圾轉(zhuǎn)運車,蜿蜒經(jīng)過風景秀麗的西海岸、崎嶇險峻的蘇花公路,趕著要在晌午前,將垃圾送進焚化廠貯坑。這一趟轉(zhuǎn)運下來,平均每噸垃圾處理、運費高達臺幣3100多元。

  “我們實在是逼不得已”,一位清潔隊員說,花蓮縣內(nèi)并沒有焚化廠,只能拜托別人處理,又怕當?shù)孛癖姺磸�,每天都很戒慎恐懼,悄悄運送。

  不要懷疑,這些場景正真實在島內(nèi)八個城市上演。包括新竹縣、南投縣、云林縣、花蓮縣、臺東縣(含綠島、蘭嶼),以及澎湖、金門與連江(馬祖)三個離島縣市。

  焚化爐政策反覆 埋下禍因

  為何只有他們的家戶垃圾需要跨縣市尋找去處?這跟過去20年來的焚化爐政策反覆有關(guān)。

  回顧1996年,臺當局為了取代露天堆放垃圾的掩埋場,推出“一縣市一垃圾焚化爐”政策,除不符合經(jīng)濟效益的離島三縣之外,本島共規(guī)畫興建36座焚化爐。

  后來,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的效益浮現(xiàn),在家戶垃圾遞減、焚化處理量充沛的前提下,2004年出現(xiàn)檢討聲音,最后決定暫緩南投、花蓮及新竹縣的新建計劃,全臺共完成啟用24座焚化廠。

  當時,根本料想不到臺東跟林內(nèi)焚化廠蓋好后竟無法啟用。林內(nèi)焚化廠更因縣民長期抗爭,至今仍陷入仲裁爭議中。

  八縣市垃圾處理費 2015年合計近7億元新臺幣

  近十年來,隨著一般事業(yè)廢棄物大量涌入焚化廠,代燒家戶垃圾的費用也水漲船高。八個無焚化廠的縣市不僅要付出高昂代價,轉(zhuǎn)運也愈來愈困難。

  例如2015年,八縣市共轉(zhuǎn)運近35萬噸的家戶垃圾到其他縣市,含轉(zhuǎn)運跟焚化費高達6億9146萬余元新臺幣。

  尤其這兩年,垃圾危機逐漸嚴峻,已有縣市的垃圾轉(zhuǎn)運不出去,只好愈堆愈高,形成一座座垃圾山。預估2016年因垃圾緊急北調(diào)的關(guān)系,轉(zhuǎn)運費將繼續(xù)攀高。

  垃圾處理費工 蘭嶼、綠島最貴

  蘭嶼等地的垃圾處理費更驚人。2015年,澎湖、金門、連江縣共轉(zhuǎn)運3萬2552噸的垃圾到臺灣本島,依就近處理原則,金、澎委由高雄市代燒,連江則交給基隆市處理。

  包括處理費及轉(zhuǎn)運成本,2015年,澎湖、金門、連江的處理垃圾的費用高達1.32億元新臺幣。

  有焚化爐的縣市也燒錢 人力、藥劑、維修都是負擔

  不要以為僅沒有焚化爐的縣市,垃圾處理費高昂,有焚化廠的縣市也要為垃圾處理付出代價。全臺24座焚化廠興建總經(jīng)費達新臺幣881億余元新臺幣。最貴的北投焚化廠(日設(shè)計處理量1800噸),造價65.48億元新臺幣,其次是高雄南區(qū)廠57億元新臺幣、新北市八里廠(1350噸)54.77億元新臺幣,即便最便宜的嘉義市焚化廠(300噸),也要20.5億余元新臺幣。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周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