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石正方:合作共贏 海峽旅游大有可為

2012-09-11 09:0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華廣網10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石正方一文,題為:“兩岸合作共贏 海峽旅游大有可為”。文章表示,合作共贏,是海峽旅游合作永恒的主題。海峽旅游不僅為兩岸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也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消除隔閡,增加互信,從而進一步增強兩岸合作共贏的意愿。

  全文內容如下:

  9月6日,第八屆海峽旅游博覽會在廈門隆重開幕。作為海峽兩岸旅游的重要展示平臺,一年一度的海峽旅游博覽會見證了兩岸旅游合作不斷深化的發(fā)展進程。近年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利好形勢下,兩岸兩會協商和旅游“小兩會”協商卓有成效,成功開啟并不斷推進兩岸雙向旅游合作,為“海峽旅游”營造了有利的政策大環(huán)境。

  “海峽旅游”,以“跨海峽”為特色,是以海西對臺旅游合作為主體的兩岸區(qū)域旅游合作概念。近年來,福建省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fā)揮對臺地緣、文緣、親緣優(yōu)勢和“小三通”直航優(yōu)勢,傾力推動閩臺旅游合作,先后舉辦海峽論壇、旅博會、文博會等交流活動,同時借助海峽兩岸旅行業(yè)聯誼會、臺北國際觀光博覽會等重要展會和活動平臺,不斷深化閩臺旅游合作。而海峽旅游博覽會更是宣介海峽旅游品牌概念的重要平臺。透過海峽旅游博覽會的旅游精品會展、項目投資洽談、兩岸旅游推薦、研討座談、線路考察等常態(tài)化系列活動,和每屆展會不同的主題展示、活動亮點,以及參展嘉賓構成、參展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等變化動態(tài),可以看到,海峽旅游品牌內涵在不斷豐富,品牌效應在快速提升,海峽旅游已經成為凸顯海西特色和合作共贏理念,引領兩岸旅游合作創(chuàng)新的區(qū)域品牌。

  近年來,隨著大陸居民赴臺旅游政策的漸進松綁,大陸居民赴臺旅游規(guī)模不斷擴張,作為海西主體的福建成為兩岸旅游往來的重要通道,據統(tǒng)計,2011年,經福建口岸赴臺灣旅游的大陸居民已突破23.5萬人次,比增24.5%,福建接待臺灣同胞185.07萬人次,比增17.9%。同時廈門、福州位列大陸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福建居民享有赴臺灣金馬澎個人游的政策優(yōu)惠,最近這一優(yōu)惠政策又擴及到海西地區(qū)11個城市(包括浙江的溫州、衢州、麗水,江西的贛州、撫州、上饒、鷹潭以及廣東的梅州、潮州、汕頭、揭陽),海西成為臺灣離島的主要旅游客源地。加之海峽論壇、9.8貿洽會等大型兩岸展會,以及以宗教文化為主題的兩岸社會文化交流的開展,加持福建為主體的海西對臺旅游合作,從而使海峽旅游的經濟效益凸顯,合作共贏的愿景開始轉化為現實。

  福建是兩岸交通往來方式最多元、航線最靈活、航班最密集的省份,擁有“小三通”海空聯運、福州和廈門空中直航、平潭對臺中客滾輪以及廈門對基隆、臺中客滾輪等快速往來通道。借重對臺直航的便捷交通優(yōu)勢,福建近年來著力加強與臺灣地區(qū)特別是臺灣中南部地區(qū)的旅游合作,合作的層次加速由客源互送等市場互惠層次向聯合營銷的品牌共建層次轉化,從而有效提升海峽旅游的品牌認同度。本屆博覽會還新增福建、廣東、浙江、江西四省旅游協會參與協辦,一方面彰顯“海西”概念,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海峽旅游參與主體的拓展,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海峽旅游的吸引力。

  合作共贏,是海峽旅游合作永恒的主題。事實上,正是由于貫徹了合作共贏的理念,海西對臺旅游合作才有了今天的繁榮發(fā)展。

  旅游是集經濟交流與社會文化交流與一體的活動,海峽旅游不僅為兩岸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也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消除隔閡,增加互信,從而進一步增強兩岸合作共贏的意愿。合作共贏,賦予海峽旅游獨特魅力,不僅吸引兩岸旅游業(yè)者的青睞,而且激發(fā)了兩岸四地聯手打造“環(huán)海峽旅游圈”的熱情。合作共贏的理念下,海峽旅游大有可為;而由“海峽旅游”到“環(huán)海峽旅游”——兩岸四地共享旅游產業(yè)一體化,也是前景可期。(本文作者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