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比基尼”:別棒殺也別捧殺

時間:2012-09-25 11:09   來源:人民網

  在近日啟動的第37屆國際比基尼小姐大賽上,性感模特穿著比基尼京劇元素的衣服亮相T臺,引來一陣驚嘆。比基尼京劇元素服裝也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并引來爭議。有人覺得這是對國萃的一種新傳承,反對者覺得這“丟人”侮辱傳統(tǒng)。(9月24日,華聲在線)

  “比基尼”是一種作為迄今為止服裝史上最具視覺沖擊力的服裝,因僅由背后系帶的胸衣和三角褲構成,曾被認為其震蕩性“不亞于原子彈”,目前則成為柔美、自然身體曲線的代名詞。直到上世紀50年代,其才被世人接受。而京劇是號稱“國劇”的國粹藝術,其服飾自1790年著名的“徽班進京”起,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兩者“拼”到一起,出人意表,其究竟能否嫁接,如何嫁接才能融為一體、和諧律動,筆者以為至少應該允許嘗試。

  從已亮相T臺的“京劇比基尼”的效果來看,主要體現(xiàn)在比基尼女郎的頭飾和服裝部分襲用了京劇“行頭”,其手眼身法、輾轉挪騰上如何體現(xiàn)“京劇味兒”,“嫁接”出來是否又游離比基尼的本質,轉而成為“比基尼京劇”,則考驗著創(chuàng)意者的審美組合能力和分寸拿捏水準。如果僅僅把更具現(xiàn)代氣息和開放精神的“露”的藝術——比基尼,與含蓄蘊藉、博大厚重的“藏”的藝術——京劇的戲服硬生生湊在一起,只能給人以不倫不類之感,結果也只會是兩頭不討好。

  不過,創(chuàng)新無論如何應當予以鼓勵的,不排除這或許只是一個膚淺、低俗的噱頭,但只要有利于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刻意制造的“驚艷亮相”當也在包容之列,至少可以拓展人們的思維空間。切記不要僅僅滿足于從形式上討巧,就萬事大吉,而應汲取其他門類藝術的元素為我所用,并努力做到文化氣質上的契合。比如,“京劇比基尼”尚可接受,但如果女孩子全無半點京劇的基礎,動作僵硬、眼神冷漠,甚至咿咿呀呀地唱將起來,那恐怕就會走向創(chuàng)新的反面,只能淪為轉瞬即逝的搞笑式“創(chuàng)新”。

  總之,對“京劇比基尼”我們既不要過早“棒殺”,而急煎煎地“捧殺”也是一種浮躁的媚俗。這是一個多元開放的時代,如果墨守成規(guī),拘于傳統(tǒng),也就沒了時尚的立錐之地。只要改造適宜、嫁接成功,說不定過些年,“京劇比基尼”會成為新的時尚,越看越耐看,越看越順眼。這就應了那句耳熟能詳?shù)膹V告語,“一切皆有可能!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