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進黨打著調整兩岸政策旗號的謊言不攻自破。近年來,兩岸交流合作發(fā)展日益緊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步入常態(tài)化、制度化,這樣也大大壓縮了臺灣“獨派”的生存空間,可以說,“臺獨”在臺灣正在被邊緣化。而如今在學運的推動下,打著反服貿求民主的旗號,變成了一場“為反對而反對”政治鬧劇。在學運的大旗下,“臺獨”勢力看到了喘氣與反撲的機會,極力想利用學運以達到“臺獨”的目的。從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等人在學運中的一系列表現(xiàn)來看,他們的“臺獨”本質被暴露無疑。
學運中,民進黨諸多大佬們的表演可以清晰明了地反襯出民進黨之前,所謂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所舉辦的諸多場“華山會議”是多么的虛假,又是多么的做作。民進黨所謂調整兩岸政策辯論只不過是打的煙幕彈罷了,想以此來拉攏中間選民,竊取選票而矣。民進黨的“臺獨”本性沒變,其調整兩岸政策就是個假命題。學運為民進黨提供了這么一個混淆視聽、渾水摸魚的機會,把其“臺獨”主張毫不忌諱表露出來。因此說來,民進黨的轉型可不是最后一哩路的問題,它與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大格局格格不入,背道而馳。
4月10日上午,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出席2014博鰲亞洲論壇針對臺灣反服貿抗議事件作出回應表示,兩岸應珍惜、繼續(xù)2008年以來開辟的和平發(fā)展正確道路的前景。張志軍的講話表明,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這是兩岸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無論民進黨多么善于偽裝自己,多么善于打選戰(zhàn),又多么善于利用一切力量為一黨之私謀利,但臺灣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被民進黨逆歷史發(fā)展潮流而行、悖離民心的選舉伎倆所蒙蔽。事實證明,一個對臺灣沒有真正擔當負責任的政黨,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