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臺灣—臺灣近現(xiàn)代名家經(jīng)典作品展(1911—2011)”開幕式現(xiàn)場。(徐波 攝影)
全國臺聯(lián)會長汪毅夫在開幕式上接受新華社、中新社等媒體采訪。
對臺灣畫家畫作的印象與評價
從留言中看得出,不少觀眾是畫家或?qū)I(yè)人士,他們看得認真、仔細,目的性很強,他們的留言也更具參考價值。在觀眾留言中,對“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的評價非常高,認為他們的作品“難得一見”,代表了中國畫的最高水平。
對張大千的評價——:
汪長平:看到了張大千的真跡,沁人心脾,今生難忘。
姚書勤:張大千的《墨荷》特別吸引我,真誠的藝術(shù)最具生命力。
王子羚:張大千的《金波翠嶺》,其中將大地、山河和夕陽融為一體,雖然色彩并不鮮亮,但卻給人渾厚之感,使人為之所嘆。
裴木:張大千《瑞士道中之金波翠嶺》作品,非常少見,作品可明顯看出類似趙無極作品中的意境,是我見過的張大千作品中比較少見的。
楊洪生:張大千的《瑞士道中金波翠嶺》開拓了作品豐富的當代視野,臺灣的藝術(shù)家不但繼續(xù)致力于跟世界潮流對話,而且還在弘揚中華文化。——
對溥心畬的評價——:
邢甸:溥心畬的力作是中國人的驕傲!
李偉:張大千的國畫意境深遠!
潘莎莎:溥心畬的畫作怎么看都有皇家氣派,非一般人可以企及!
對黃君璧的評價——:
張敬一:觀黃君璧的《秋溪曉色》,真大師風范;傳統(tǒng)國畫筆墨非常充沛,難以言表。
賞析黃君璧《秋溪曉色》,這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描繪了連綿不斷的山峰和云霧相繚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臺灣剛剛擺脫日本人的殖民統(tǒng)治,回歸祖國懷抱。霧氣逐漸退去,山間隱約顯現(xiàn)的小山村表明了臺灣人民即將過上美好的生活,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象征著臺灣終將成為一個美麗富饒的寶島。
劉學:縱觀整場,最喜歡《秋溪曉色》描繪的壯美山河,氣勢宏大,作品遠距離觀看的效果比近距離要好,這在中國畫中不常見,類似印象派的感覺。
李國華:“美麗臺灣”展示了一個歷史傳承,黃君璧的畫就是一個證明,它有歷史感!
朱德群、陳正雄、劉國松、席德進等大師的作品顯示的超強的實力也獲得了觀眾的垂青。
其它畫家像李奇茂的《大地之頌》,劉墉的《龍山寺慶元宵》,吳昊先生的版畫《風箏》,韓湘寧的《1957年的東方》,林玉山的《墨牛圖》,陳澄波的《嘉義公園》,余承堯的《翠谷飛泉》,袁旃的《馬踏飛燕》,江明賢的《臺灣五城門》,陸先銘的《背影》,林淑女的《仲夏夜之夢》,黃致陽,《千靈隱-列陣V》,梅丁衍的《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梅樹的《風景》,顏水龍的《荷花池》,洪通的《天地日月》,顧重光的《新年柿子》,楊識宏的《云端》,潘鈺(麗紅)的《無言》,王攀元的《觀瀑圖》,莊索的《打游擊》和陳世明的抽象畫等等,都有觀眾欣賞的留言。下面節(jié)錄幾則——
席德進:
對席德進先生的《風景》印象尤為深刻,喜歡淡淡的山水感,飄渺,使我聯(lián)想萬千,更加對臺灣也產(chǎn)生了好奇、興趣。希望兩岸聯(lián)系更加緊密,期待祖國早日統(tǒng)一!苄≡
從小就喜歡席德進的水彩,今天看了作品感到親切,這種水彩如此大氣,今天已經(jīng)很難見到了!——徐文華
鐘有輝:
優(yōu)秀的畫作讓人賞心悅目,最喜歡鐘有輝的作品《竄升》,植物從朦朧中清晰地成長,讓我心中頓生一悟,愿自己也能從現(xiàn)在的迷茫中沖出去!獥畹
林壽宇:
《一九六一年二月至七月》給我的感受尤為深刻,一根曲線勾勒出一幅簡單而獨特的畫作,其意義極為深遠?梢岳斫鉃樽髡咝那榈钠鸱聵I(yè)的起伏等等,讓人感受頗多,極為震驚!己H
特別是侯俊明的《極樂圖懺》,留言達數(shù)十條,認為這幅作品,“用通俗的語言解讀人生”, “觸及靈魂”,“是一種思想的突破,打破了傳統(tǒng)”,“有教化意義”,“很是發(fā)人深省”,“是大家作派”,“能吸引很多人對學習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興趣”。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