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歐洲議會選舉中帶領 “國民陣線”成為法國最大政黨的馬琳·勒龐。圖片來源:西陸網(wǎng)
據(jù)路透社報道,歐洲議會選舉經歷25日“超級星期天”投票之后,初步選舉結果顯示,反歐盟政黨將獲得歐洲議會近129個席位,歐洲反歐和極右翼勢力異軍突起。面對這種局面,法國總理驚呼遭遇政治“地震”。
雖然本次歐盟議會選舉總體格局不會改變,但反歐和極右翼勢力的崛起,將來可能會左右歐洲議會決策,對歐洲一體化進程造成沖擊。
反歐和極右勢力活躍
歐洲議會是歐盟三大機構之一,《里斯本條約》生效后,隨著權力不斷增加,歐洲議會成為左右歐盟一體化方向的一極而備受關注。外界普遍認為此次選舉將促使主要成員國向歐盟機構讓渡更多決策權,從而推動歐盟一體化的發(fā)展。然而選舉結果卻讓媒體和民眾大跌眼鏡。
據(jù)路透社報道,在歐盟主要發(fā)起國法國,以反移民和歐元為主旨的“國民陣線”在此次選舉中成為第一大黨,贏下了歐洲議會的22個議席。而在海峽的另一端,主張馬上退出歐盟的英國獨立黨,在選舉中領先保守黨和工黨,也有望在歐洲議會中得到12個席位。
此次選舉中極右翼勢力可謂遍地開花。在丹麥,反對移民的丹麥人民黨擊敗執(zhí)政黨社會黨躍升該國第一大黨;在意大利、奧地利、希臘和匈牙利,極右翼政黨都沖到了前三名的位置;即使在最支持歐盟一體化的德國,新成立的主張退出歐元區(qū)的“另類選擇黨”也獲得7%的選票。
有分析指出,雖然反歐勢力開始抬頭,歐洲議會總體格局未變。根據(jù)歐洲議會選舉官方網(wǎng)站公布的選舉初步結果,傾向歐盟一體化的歐洲人民黨雖然席位減少但依然穩(wěn)居第一,同樣親歐盟的中左陣營歐洲社會位居次席。兩者席位相加超過半數(shù),仍可以主導歐洲議會的決策。
民眾宣泄反歐情緒
中國政法大學賈文華教授認為,此次反歐和右翼極端勢力的群體性崛起并非偶然,歐洲經濟長期低迷不振,失業(yè)率居高不下,是歐洲成員國內部反歐情緒持續(xù)蔓延的溫床。對于西歐地區(qū)的選民,經濟衰退和歐元危機對他們造成了沉重打擊,緊縮的貨幣政策使福利大幅削減,極端政治勢力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西部地區(qū)民眾對主流政黨的不滿情緒。
對于這場政治“地震”的真正原因政治家也同樣心知肚明。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6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對極右翼黨派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崛起表示擔憂,對此最好的回應就是專注于推動經濟增長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
賈文華教授還認為,歐洲民眾的反歐情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歐洲一體化進程速度過快所引起的。近年來,歐盟的不斷東擴,給一些國家?guī)砹藝乐氐囊泼窭顺睕_擊,高失業(yè)率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歐盟的未來產生懷疑。
一體化進程面臨阻礙
路透社分析指出,選舉的政治影響在各國政界的表現(xiàn)可能比在歐盟層面更加強烈,它令主流的保守黨派進一步向右轉,并加劇了限制移民的壓力。
也有分析指出,選舉結果對歐洲政壇產生一定震蕩。反歐情緒將會繼續(xù)發(fā)酵,即使未對歐洲經濟構成影響,卻無可避免地使歐洲一體化進程受到更大的政治阻力。
賈文華教授認為,近幾年來歐盟一直在進行反思,一體化進程也在放緩。但是歐洲一體化進程是多方發(fā)展的結果,未來方向不會改變。(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