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骨髓庫,從來不收取一分錢!贬槍沼芯W友發(fā)布微博,稱中華骨髓庫以慈善之名號召志愿者捐獻骨髓,卻收取高額費用,昨日,中華骨髓庫主任洪峻嶺再次強調,在配型過程中,中華骨髓庫分文不。ā缎戮﹫蟆7月11日)
中華骨髓庫即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她的前身是 1992 年經衛(wèi)生部批準建立的“中國非血緣關系骨髓移植供者資料檢索庫”。按照中央編辦和中國紅十字會的批復,中華骨髓庫是具有合法身份的獨立機構,其主要職能是統(tǒng)一管理和規(guī)范開展志愿捐獻者的宣傳、組織、動員, HLA (白細胞抗原)分型,為患者檢索配型相合的捐獻者及移植相關服務等。在具體工作中,“中華骨髓庫”的建設和發(fā)展為拯救患者的生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所有國人的心目中,中華骨髓庫都是一個充滿著人道主義從事著拯救善舉的機構,從來沒有人會把它和盈利、謀求利益相關聯(lián)。
但這一切都在網友的相關信息披露中被顛覆。6月28日,博友“詩風”發(fā)表微博稱,“中華骨髓庫,中國紅十字會主辦,以慈善之名號召志愿者捐獻骨髓,取樣建庫,如有匹配的患者,再聯(lián)系志愿者捐獻骨髓。多么美好!但患者查詢中華骨髓庫每次收費500元,查到后,要得到骨髓還要再交至少5萬元!北大學生激于義憤,成立民間骨髓庫,從查詢到移植都是真正免費,起名‘陽光骨髓庫’!
可以這么說,網友的直陳揭批,實質上把中華骨髓庫置身于“收費門”漩渦進而把其放上了輿論的風頭浪尖。針對此,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主任洪峻嶺及時回應指出,中華骨髓庫對患者從檢索查詢到移植相關服務全都是免費的,網友不經核實的隨意發(fā)布的信息,讓中華骨髓庫很無奈,也很無辜。如果說網友發(fā)微博是披露和曝光,那么這種回應則相當于是一種喊冤性質的答復。但實質上,這種回應除了讓人感受到骨髓庫喊冤的心情之外,絲毫難以讓人產生信任感。中華骨髓庫對患者從檢索查詢到移植相關服務全都是免費的,這到底是否屬實,中間有沒有出現收費現象?恐怕這都不是一句簡單的回應和喊冤能回答得了的。
按照中華骨髓庫的解釋,目前志愿者血樣資料入庫成本由財政部撥付彩票公益金負擔,但骨髓庫檢索高分辨配型檢測費用則由高分辨實驗室根據國家規(guī)定向患者收取;造血干細胞采集產生的各種費用,由醫(yī)院收取;另外,供者會因捐獻造血干細胞而產生體檢費、誤工費等,這部分錢由患者承擔。根據國際慣例,為避免雙方直接聯(lián)系,這筆費用由中華骨髓庫采取代收費形式,收取2萬元。在完成捐獻后,以上費用按照實際發(fā)生情況與患者結算,多退少補,中華骨髓庫不留分文。從這些解釋中我們可以認為中華骨髓庫確實沒有直接參與收費,即便是一些非收不可的費用也都是代收而已。但對于公眾而言,骨髓庫到底收費不收費,不在于你是代收還是不直接收取,而是收費行為是否發(fā)生。所以,導致公眾網民質疑中華骨髓庫收費嫌疑的根本原因,其實就在于骨髓庫對于收費項目的不公開和運行信息的不公開。如果這些信息都公開了,相關收費程序都透明了,網民何至于如此質疑、骨髓庫有何至于深陷“收費門”呢?
所以,對于網民的質疑而言,雖然可能帶有理性和隨意沒有查實的缺憾,但這種缺憾的來由卻恰恰是骨髓庫自身的信息封鎖所致。因此,對于網民質疑而導致的骨髓庫深陷“收費門”事件,光有骨髓庫的喊冤其實還是不夠的,遇到質疑就喊冤也是不理性的回應,現在中華骨髓庫最應該做的,乃是趕快公開相關信息,及時把骨髓庫管理和收費的有關規(guī)定、運行程序等進行公開,同時邀請審計、物價等監(jiān)督部門,及時對骨髓庫的費用管理進行監(jiān)督審核,并及時公開相關信息,這遠比喊冤要理性和及時,也更能獲取公眾的認同。要知道的,信息的不公開不透明,導致公眾知情權的不對等,這不僅會導致公眾質疑,更會導致一些見不得人的貓膩滋生其中。希望中華骨髓庫能明白這一點,盡快公開相關信息,還公眾一個明白,這樣才能給自己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