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自我批評:“辣”在臉上,更要“辣”到心里

時間:2014-05-28 13:51   來源:新華網

  當前,正值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的階段,各地的民主生活會如火如荼,批評與自我批評也是“辣味”十足。人們希望,“辣味”不只是“辣”在臉上,更要“辣”到心里,否則,民主生活會就成了認認真真走過場,一心一意搞形式。

  瀏覽各個省區(qū)市民主生活會上的發(fā)言,很多官員講出了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瑕疵。比如,“在匯報材料中有夸大和粉飾的成分”“有時調研就像演一部下基層電視劇”“出差一般賓館不想住,衣服不是名牌不想穿”等等,考慮到官場上一些自古以來的惡習,官員能把話說到這份上的確是需要勇氣的。

  但是,發(fā)言是否真正“辣”到心里、觸及靈魂,還不好說。一方面是因為,各地官員所提到的問題,群眾雪亮的眼睛早已看到,“后知后覺”的官員只是剛剛承認罷了。更重要的是,群眾關心會后行動甚于會上表態(tài),要知道,離靈魂近的不是嘴,而是手和腳。

  然而,現在人們看到的還多是會上“說了啥”,而非會下“干了啥”。古人云,聽其言,觀其行。官員在民主生活會上的言之鑿鑿、情之切切,只是反“四風”的第一步,會后的“行”則更難。沒有攝像機跟著,沒有領導坐鎮(zhèn),官員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匯報材料還要寫,出差賓館還得住,基層調研還是會有屬下安排。這才是檢驗是否觸及靈魂的時候。

  然而,已經有“老虎”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落馬了。南京的季建業(yè)便是一例,會上侃侃而談,會后雙規(guī)被抓。

  如何對付那些善于表演的“老虎”與“蒼蠅”?答案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因為見不得陽光的權力才是滋生“四風”思想毒苗的土壤。而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關鍵,是讓官員走下電視機,走進陽光里。干部只有真正為人民服務,在實際工作中讓群眾看到改變,才能發(fā)揮觸及靈魂的實效。(記者王井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