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認識1944年在濟南舊火車站對面開旅店的杜老板?”21日下午,經(jīng)二路郵政投遞分局質(zhì)檢員楊蕊面對一封來自臺灣的尋友信仍是一籌莫展:一位素不相識的臺灣同胞杜金香委托投遞員幫忙尋找父親在濟南的故友。從去年臘月廿七到今年正月初八,楊蕊和同事們忙活了好幾天也沒能幫臺灣老人圓夢。抱著一線希望,他們求助生活日報,希望幫忙尋找。
21日下午,在濟南市經(jīng)二路郵政投遞分局辦公室,記者看到了這封寄自臺灣的信件。信封是豎封,全部是繁體字。這封信寄自臺灣省彰化市龍涎路60巷2號,收件地址是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郵政投遞所,收件人是“郵政主管先生”,旁邊還特別注明“煩勞代尋人”。郵戳顯示,這封信是2010年2月10日投遞到經(jīng)二路投遞分局的。由于此前收到過類似的尋人信件,局長孫立泉在收信當天就拆封了。
記者看到,這封信全部手寫,字體工整,用語謙遜有禮。在信中,這位叫杜金香的臺灣同胞講出了替父尋找濟南友人的愿望!笆戮壠鹩诟赣H于1944年左右曾住宿過位于舊濟南車站對面的住宿旅店。掌柜的杜老板頗令年逾八十的老父思想懷舊;很想可能的話,能知其訊息!”除了這幾句,信中再沒有其他關(guān)于杜老板的信息。
“濟南車站應(yīng)該就是老火車站!睂O立泉說,從信的內(nèi)容判斷,杜金香的父親曾在1944年左右來過濟南,并且住過老火車站(就是現(xiàn)在的濟南火車站)對面的一家旅店,跟旅店的杜老板結(jié)下了友誼!暗,信中對要尋找的杜老板的有用信息太少了。”孫立泉分析,1944年濟南還沒解放,那時的旅店都是私人經(jīng)營,而且老火車站在上世紀80年代就拆了,新建的站前廣場擴大了面積!岸沤鹣愕母赣H已經(jīng)80多歲,他們要找的這位杜老板年齡也應(yīng)該跟他差不多。”
顯然,尋人的難度讓寄信人也早有準備。寄信人杜金香在信中說:“雖時過境遷,似海底撈針,然為人子女,總望能圓其夢。故此特請貴局所或能幫忙尋找。不論有無,謹致十二萬分謝意!”從去年臘月廿七收到這封信,楊蕊就到處尋找杜老板,可物是人非,火車站附近幾乎沒有開了60多年的老旅店,因為沒有姓名,當?shù)嘏沙鏊矡o能為力。“臺灣同胞委托我們尋找在濟南的友人,讓我們很感動,我們也很想幫他們實現(xiàn)這個愿望!21日,楊蕊最后抱著一線希望給記者打來電話,希望通過生活日報找到這位臺灣老人掛念的杜老板。
如果您或者您的親朋知道1944年左右濟南火車站對面曾有一家旅店,或者認識這位杜老板,歡迎撥打生活日報熱線96709提供線索,幫臺灣同胞杜金香圓一個替父尋友的心愿。
來自臺灣的尋友
郵政主管先生:
事緣起于父親于1944年左右曾住宿過位于舊濟南車站對面的住宿旅店。掌柜的杜老板頗令年逾八十的老父思想懷舊,很想可能的話,能知其訊息。雖時過境遷,似海底撈針,然為人子女,總望能圓其夢,故此特請貴局所或能幫忙尋找,不論有無,謹致十二萬分謝意!
杜金香
2010.1
[責任編輯: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