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教育興則國家興”(人民論壇)

2020-12-15 08:4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賬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已經實現動態(tài)清零……教育部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基本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成為“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薄笆濉睍r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各項事業(yè)實現長足發(fā)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教育方面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經過“十三五”期間的努力,全國共有中小學幼兒園51萬所,在校、在園的學生總數達到2.26億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連續(xù)8年保持在4%以上……這樣的數字,見證著我國教育不平凡的發(fā)展歷程,勾勒出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通過教育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圖景。

  扶貧先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今年高考,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坪頭鄉(xiāng)彝族少年阿杜拉林通過國家專項計劃,考進西南石油大學,成為鄉(xiāng)里第一位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始終聚焦困難群體、薄弱環(huán)節(jié),瞄準農村、山區(qū)和貧困地區(qū),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從加強控輟保學、大力改善貧困地區(qū)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到實施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qū)學生專項計劃,從5年來資助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9億人次,到每年約4000萬名農村學生享受營養(yǎng)餐補助,各級黨委和政府致力于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上得起學”“上好學”,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十三五”時期,全方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讓更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點亮了無數人的人生夢想。得益于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政策的不斷完善,今年夏天,廣東省東莞長安中學的高三學生李慧與25.6萬名隨遷子女考生一道,在流入地參加了高考。這一數字,比2013年的4000余人增長了57倍。近年來,教育改革奏響華彩篇章。加強學前教育改革、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壓力,破解“鄉(xiāng)村弱、城鎮(zhèn)擠”困局;穩(wěn)步推進新高考改革,探索更加科學公正的人才選拔制度,著力打破“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模式;大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吹響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奮進號角……一次次改革,一項項舉措,為“更好的教育”筑基,也讓教育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苯裉欤覈逃聵I(yè)取得巨大成就,教育面貌正在發(fā)生格局性變化。面向未來,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對教育發(fā)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團結奮進、銳意進取,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一定能不斷蓄積走向未來的力量,不斷為國家和民族贏得發(fā)展新優(yōu)勢。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5日 04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