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放大陸學生赴臺修讀學位已邁入第二年,據(jù)臺灣《旺報》報道,隨著陸生比例提高,臺灣各大專院校的“陸生社團”也紛紛成立,陸生會長們表示,期許陸生會能夠成為對內(nèi)照料、對外發(fā)聲的重要組織。
參與社團活動,是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對來自外地的學生,社團更是學校中的第二個家,臺大陸生會會長王欽提到,現(xiàn)在的陸生會包括臺大大陸同學會,一方面是陸生有意愿,一方面是學校也想成立,但受限于人數(shù),直到今年才有較多學校成立相關(guān)組織,尤其公立大學受限于碩、博士生的規(guī)定,目前成立的學校不多。王欽說:“臺大因為第一年人數(shù)就52個了,所以第一年就成立了,但目前陸生社團主要仍以私立大學為主!
由于社團成立不久,最讓人困擾的就是社團的定位和活動規(guī)劃,談到這點,王欽表示有許多相似的社團,可供參考與借鏡,所以問題不大,他說:“因為臺大有龐大的僑生社團體系,比如印度尼西亞同學會、大馬同學會、港澳同學會之類的。所以基本上就仿照這些社團來運作,很多規(guī)章制度都參考了他們的做法,另外也接受學務(wù)處僑生陸生輔導組的指導,所以其實沒有大問題。”
今年剛成立的政治大學陸生會會長章程則表示,目前陸生社團運作上遇到的困難,就是受限于組織成員的組成,他表示,由于固定社員為研究生,課業(yè)壓力繁重,導致參與社團活動的意愿不高,但因為社員都來自外地,凝聚力高,十分團結(jié),相信未來招生穩(wěn)定后,情況會日漸好轉(zhuǎn)。
打造互助溫馨家
章程也提到,目前社團的主要活動與功能,對內(nèi)舉辦聯(lián)誼活動、學術(shù)講座,對校能夠透過學生會及校友會,與僑生組溝通意見,透過社團反映問題、凝聚共識,他說:“有了社團,從一個單獨的學生,變成匯集一個群體的看法,就可以去對外訴求!
有別于公立大學,私立大學由于開放大學學位生就讀,較有基本的成員保障,世新大學境外會會長方健立表示,由于世新大學本來就有相當多的外籍生,去年開放學位制陸生就學后,僑生會加入陸生改名為境外會,延續(xù)先前的活動和規(guī)劃,只是多了陸生干部與組織。
他說,相比于其它學校將馬來西亞、澳門等各地的學生分開籌組社團,世新的做法更能讓不同地區(qū)的學生交流互動,提高彼此對于各地文化的認識,他說,未來也期待能和其它大學的陸生會來往,讓來自外地的學生都能在學校有一個互助合作的家。